申訴署揭海事處就私人船隻繫泊安排不足 對違規分租視若無睹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3/12 12:27

分享:

分享:

申訴署揭海事處就私人船隻繫泊安排不足,對違規分租情況視若無睹,促海事處修例及檢討繫泊位置編配等安排。(林宇翔攝)

海事處在全港水域劃設43個私人船隻繫泊設備區,只可供處方批出的指定船隻繫泊。惟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揭露,海事處管理私人繫泊設備區有6大不足之處,包括對繫泊設備區違規分租情況視若無睹、行政收費長達24年不調整等。申訴署促海事處修例及檢討繫泊位置編配等安排。

申訴署表示,海事處在2008年至2013年間,完全無就分租個案採取任何執管行動,批評該處多年來對違規分租情況視若無睹,令相關條款形同虛設。

申訴署解釋,海事處在2013年起,就繫泊設備的分租行為徵詢法律意見後,認為規定設備只可供「指定船隻」繫泊,是逾越了相關法例授予的權力,該處在2017年12月刪除有關規定,並表明繫泊設備屬私人財產,出租並不涉及利用公共資源謀利。

不過申訴署指,絕不認同海事處說法,認為即使繫泊設備屬私人財產,但供敷設繫泊設備的水域位置,是有限的公共資源;又指海事處容許分租,設備擁有人即使沒有泊船需要,仍可繼續將設備轉租謀利,會導致珍貴的公共資源長期被一些沒有實際需要的既得利益者佔有,輪候暫只能「望位興嘆」。

此外,申訴署同時揭露,部分受歡迎地區的繫泊位置供不應求,截至去年6月30日,43個繫泊設備區中,有41個已告爆滿,而輪候個案累積逾500宗,有8個私人繫泊設備區的輪候名單,排頭位的個案輪候時間超過10年,最長輪候時間更達14年,分別為輪候大尾督及白沙灣位置。

申訴署指部分受歡迎地區的繫泊位置供不應求,截至去年6月30日,43個繫泊設備區中,有41個已告爆滿,輪候個案累積逾500宗。(經濟日報記者攝)

申訴署又指,海事處自1995年起,已連續24年沒有調整過私人繫泊位置的行政收費,惟行政收費遠低於繫泊位置的市場價值,令分租設備的利潤可觀,認為海事處應探討香港採用其他的收費機制及模式。

申訴署同時關注到,合共持有於逾800個繫泊位置的4間遊艇會,可長期敷設並出租大量繫泊設備牟利,變相以珍貴的公共資源田遊艇會經營出租泊位的生意。署方認為海事處有必要檢討目前安排,例如考慮需否定期做公開招標。

申訴署說,海事處無為巡查繫泊設備訂立任何指標,令每年的實際抽查數字大幅波動,其中2014至2016年間,海事處每年只巡查121至449個繫泊設備,相對於同期全港約有近2000個繫泊設備,屬難言足夠。

申訴署建議海事處檢討並考慮修訂相關法例,並檢現行的輪候機制,以加快繫泊位置的流轉。